旅行去 試駕奔馳C300旅行版
在經歷了號稱“千年寒”嚴冬后,人們似乎對于今年的春天格外渴望。當它邁著慵懶的腳步緩緩而來時,我們早已按捺不住去迎接藍天綠草,蠢蠢欲動的心隨著早春飛到郊外,迫不及待想要呼吸那帶著青草和泥土清香的空氣。這時,奔馳C300旅行版擺在了我的面前。
盡管純正的旅行車曾經并不被多數中國汽車用戶所認可,但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和我們對汽車文化的認識加深,旅行車現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其實,在歐美國家,旅行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占個人用車的50%左右,幾乎每個家庭中都會備一輛旅行車。所以,雖然旅行版車型在國內尚屬于“非主流”,但在歐美國家,所有系列的轎車都會衍生出旅行車版本,我們今天要向您介紹的這款奔馳C300旅行版就是基于奔馳最經典的車系——C級車開發而來。
運動的,優雅的
真正開始接觸奔馳C300旅行版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聊聊它的原型——奔馳C級。作為奔馳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奔馳C在奔馳汽車公司、甚至世界汽車歷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代奔馳C級車誕生于1982年,剛一問世便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從此C級一舉成名,直至今日,奔馳C級車已經歷了27個年頭。在全球,它以超過600萬輛的總銷量成為汽車行業中的神話。作為一款經典車型,自然要充分開發其優勢,所以在C級基礎上開發旅行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們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奔馳C300旅行版,它既有運動感覺,又不失奔馳一貫的儒雅大氣之風,精致的工藝中還透露著幾分野性,看似很多矛盾的個性卻能在一款車上和諧共存,不同的人、不同的個性都能從它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感覺。
從正面看,C300旅行版與C級運動版并無區別,碩大的三叉星徽標鑲嵌在三條亞光鋁合金進氣格柵上,似乎一改奔馳往日含蓄內斂的作風,變得高調張揚起來。車頭兩側的氙氣前大燈具有轉向照明輔助功能,帶有燈眉設計的不規則的四角形燈罩看起來有點“兇相”。左右前輪輪眉向外張開,雖沒有C63的前包圍那樣擴張,但多少還是透露著那樣強悍的氣質,令人望而生畏、肅然起敬。
C300旅行版側面與C級轎車一樣有一道銳利的腰線貫穿前后,前低后高同時帶有一定弧度的線條讓車身側面看起來具有強烈的運動感。與轎車版不同的是,車身側面至C柱向后的線條并未下滑,而是沿著尾部行李箱一直向后延伸。車頂的金屬行李架與側面車窗金屬鑲邊及車門下部的金屬裝飾條相互呼應,將整個側面塑造得豪華精致、線條飽滿。側面最惹人注目的要數出自AMG之手的雙叉六輻式輪圈,以及輪圈上高扁平比的運動輪胎,在旅行車的運動裝下,C300旅行版的高性能“跑鞋”搭配得非常到位。
車尾部分當然是這款旅行車的精髓所在,寬大、圓潤、簡約、飽滿,這些詞用來形容尾部的設計都很貼切,而且絕無夸大。旅行車的尾部其實是一個設計難點,太復雜顯得小氣、太簡單顯得粗陋,太寬顯得臃腫、太窄又顯得單薄。而我眼前的C300旅行版在這些苛刻的條件中找到了最佳的平衡,不胖不瘦、大氣而又簡約。每一道線條的處理都顯得合情合理、恰到好處,多一份則過、少一分則虧,令人不得不佩服奔馳設計師的深厚功底。
尾部的C300銘牌和左右各一支的單出排氣管都在告訴我們,這是一輛高性能的旅行車,如果你在路上看見它,千萬不要等閑視之,否則突如其來的低吼聲會嚇你一跳。
時尚的,前衛的
坐進車內,內飾風格雖與C級轎車有些相似之處,但卻又有著一些微妙的區別。全黑色的內飾是C300旅行版的主色調,給我帶來驚喜的是,除了黑色,車內僅有的另一種顏色是亮眼的銀色,這樣反差激烈的內飾色調出現在以“穩”著稱的奔馳車上本身就令人大感意外,更值得高興的是,原以為并不精于此道的奔馳竟將這樣出位的設計做得如此完美、如此到位。
作為旅行車,雖然內飾材質并沒有使用S級中的真皮等奢華材料,但奔馳的工藝標準卻不會因此而有一絲馬虎,內飾材質的手感依然上乘,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材質和工藝都完全無可挑剔。
中控臺最上方是一塊超大面積的彩色液晶屏,而且具有折疊收放功能,不需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電子按鍵將其隱藏起來。一如奔馳一貫堅持的風格,C300旅行版的中控臺設計非常簡約,每一個按鍵和旋鈕的尺寸都恰到好處,而且手感細膩、阻尼適中。當然,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操控,就需要使用排擋手柄后方的Command系統來控制。
中控臺下方的空調控制區域使用了亞光銀色金屬材質作為底板,使用同樣材質的換擋手柄基座在視覺上與其連為一體,激越動感之中滲透著華麗的貴胄之氣。銀色的換擋頭無論是視覺還是握感都堪稱一流,換擋頭頂部的三叉星LOGO非常精致,換擋時就如將一只名表握在手中的感覺一樣,心中充滿滿足與榮耀感。
三輻式方向盤通常是運動車型最喜歡使用的配置,C300旅行版使用的正是這樣一款帶集控功能的三輻式方向盤,仔細觀察,方向盤后居然還隱藏著左減右加的手動換擋撥片,這進一步讓我們確定了它擁有非凡的運動能力。
前排座椅的支撐力和包裹感都很強,后排座椅空間足夠寬敞,無論是頭部還是腿部空間都可以讓1.8米左右身高的成年人感到舒適。前后排雙天窗的設計讓車內空間感得到進一步加強。盡管后排天窗無法打開,但打開遮陽簾后,還是能夠營造出更開闊的空間感。
后排座椅與行李箱之間的防護網是歐美旅行車上非常實用的配置,為的是在后行李箱裝滿物品的情況下,防止在緊急剎車時,物品飛進車廂內砸傷乘員。所以,在行李箱內裝載物品較多時,一定記得將隔網掛上,保障人身安全。
奔跑的,穩定的
啟動引擎、踩下油門后才知道,原來C300旅行版的運動外觀并不僅是做個樣子的。3.0L V6發動機非常給力,盡管時下非常流行使用渦輪增壓系統為發動機提升動力,但那種突如其來的感覺當然還是與V型發動機線性的動力輸出和充足的后備功率有一定差距。這款V6 3.0L發動機擁有170kW/6000rpm的最大功率和300N·m/2500~5000rpm的最大扭矩。從數據上看,雖然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但卻將渦輪增壓發動機扭矩輸出寬泛的優點發揮了出來。從2500轉/分鐘至5000轉/分鐘峰值扭矩都可輸出,既適合在市區擁堵環境下行駛,在周末行駛在去郊外的高速公路或是上下坡頻繁的道路上,動力均可收發自如。
稍稍深踩下油門,轉速剛剛超過2500轉/分鐘時,發動機便隨著動力迸發,工程師特意調校的聲浪也隨之噴薄而出,澎湃動力與動聽聲浪共同為我們帶來感官的享受。如果我們想來點更刺激的,那就任由腳掌將油門狠狠踩下吧,V6發動機的轉速飛速上升,而發動機低沉并帶有金屬磁性的嘶吼聲更是讓人血脈噴張,只需7.5秒,我們即可完成從靜止到時速100公里的沖刺。
與發動機匹配的7G-TRONIC自動變速箱是奔馳公司自己研發的核心產品,細密的齒比和優異的響應能力讓發動機的動力在變速箱的幫助下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在需要急加速時,變速箱最多可連續降下4個擋位,為車輛提供最充沛的瞬間加速能力,而在日常行駛模式下,又能為我們提供最經濟的燃油經濟性。
旅行車的懸架調校是個難題,既要保證乘客在旅途中的舒適,又不能太過柔軟。過于柔軟的懸架不僅不利于車輛的操控,而且懸架不能有力支撐車體過彎也同樣會給乘客帶來不好的乘坐感受。C300旅行版使用的是前三連桿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三連桿式前懸架對于前輪的轉向操控更加精準,而奔馳著名的Agility Control敏捷性電子控制系統當然也會在這款車上效命,這套系統最出色的功能就是將舒適性和操控性做到完美平衡。
結語
盡管“家庭轎車”這個詞是中國的汽車廠商先發明的,但事實證明,我們對“家庭汽車”的真諦還并未了解,從真正的旅行車在中國市場始終不溫不火的銷售就可以證實這一點。在歐洲和北美,C300旅行版這樣的車型幾乎每家一輛,而在中國市場,這樣的車型在市場的占有率小的可憐。在這種情況下,奔馳還是將這款優秀的旅行車帶給我們,應該佩服它的勇氣,也希望這份勇氣不會浪費,能夠讓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慢慢愛上旅行車,讓它成為我們真正的家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