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图片,狼窝电影,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缺陷報道>正文

涉嫌隱瞞新品消息 理想ONE引發車主眾怒

來源:車質網時間:2021-06-08 07:10作者:姚寶光編輯:劉迎

  車質網投訴數據顯示,2021年5月31日一天有多達14位理想ONE車主對該車型發起了投訴,投訴問題均為銷售人員涉嫌隱瞞2021款理想ONE上市信息,導致消費者被動購買老款車型。截至發稿,相關輿論仍在發酵,雖然理想汽車官方微博5月31日晚發布消息,宣布自6月1日起為2020款車型推送OTA 2.1版本升級活動,并稱升級后可與2021款車型享受一樣的車機體驗,但部分消費者并不買賬,一些車主甚至集體組織到理想直營店現場維權。

  理想汽車為何會出現集體投訴事件?

  數據顯示,5月31日至今,車質網受理的21宗“隱瞞相關信息”投訴中,車輛購買日期集中在2021年1月12日—5月17日之間,其中62%的車輛購于4-5月。除了用投訴表示不滿,理想創始人李想的微博評論區更是充滿了憤怒的客戶之聲。

  車質網與部分理想ONE車主溝通后了解到,此次投訴的主要原因在于車主認為理想汽車涉嫌故意隱瞞2021款新車上市消息。許多投訴車主表示,購車前再三與銷售人員確認,近期理想ONE有無新款、改款車型上市,得到的答案均是年內沒有(部分車主提供了與銷售人員的微信聊天記錄)。出于對官方直營店的信任消費者定了車,但不久后2021款車型便于5月25日上市了,由于新款車型升級幅度較大,此舉迅速引爆了一部分購入車輛的消費者的情緒。

  來自湖北的車主張先生提供了上述截圖,他表示理想及其直營店為了清庫存,采用欺騙隱瞞的方式銷售2020款車輛,極大的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資料顯示,此次上市的2021款理想ONE較2020款改進了60項功能,新增像素800萬的輔助駕駛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高德HD地圖具備更強的AD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雙“征程3”芯片、純電續航里程提升至188公里,油箱容積提升到了55升,綜合續航里程提升至1080公里等,都與2020款車型有明顯的不同,而官方售價卻只增加了1萬元。同樣來自湖北的車主胡先生質問理想汽車:“如果提前告知,我為什么不等等購買2021款車輛呢?”

  此次理想汽車“清庫存”為何不按套路出牌?

  車型迭代可以說早就司空見慣,傳統車企在新款車型上市前,預熱宣傳可以說是必要環節,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并且在新款車型上市前,經銷商肯定要充分利用這段時期,采用降價促銷等方式,快速清理庫存為新車讓路,甚至在新款上市后,新老同臺銷售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那么為何此次理想汽車在上市前要費盡心思進行保密(4月份上海車展都不擺放新車),甚至不惜犧牲掉一部分消費者的利益,這的確值得玩味。

  有專業人士認為,此次理想汽車寧可隱瞞2021款上市消息,也不降價消化2020款庫存車,或許與此前被炒得沸沸揚揚的理想汽車二手車保值率有很大關系。

  關注汽車行業消息的人或許還記得,今年年初,理想ONE二手車保值率成為汽車圈比較熱議的話題,原因在于某些媒體在報道中,大力宣傳理想ONE二手車保值率遠超其他新能源車,甚至傳統燃油車,保值率(一年車齡)高達93%。此消息一出便被眾多媒體、自媒體、二手車商、網紅調侃質疑,瞬間在網上炸開了鍋。

  且不論孰是孰非,從這波宣傳來看,至少說明理想汽車很關注二手車保值率,或許已作為此前理想ONE搶占新能源市場的優勢及賣點。如果此次2020款車型采用降價促銷的方式清理庫存,最終結果可能會造成2020款車型保值率再度降低,很有可能會引發更多老車主產生抱怨情緒,結局或許比現在更難收場。

  不過,2020款理想ONE貶值或已成事實。二手車之家上的相關信息顯示,理想ONE新車上市后2020款便疑似遭到拋售,從二手車售價來看,一輛6月份上牌的理想ONE(僅行駛40km),商家報價為30.5萬元,較新車含稅價少了5.1萬元,如果按二手車商收車價格來計算車主賠的肯定會更多。來自湖北的車主張先生就認為,2021款車型上市后,將直接導致自己僅使用不到1個月的準新車(總里程不到700km)成了淘汰產品,懸殊的配置差異可能會導致二手車保值率驟降。這一說法并非危言聳聽,來自甘肅的另一位車主向車質網爆料,如果想置換2021款車型,理想汽車直營店給出的方案是以26萬元回收使用不到半個月的車輛,令消費者損失近10萬元。

  除了保值率的考量,理想汽車難以接受降價促銷老車型的背后,另一層原因在于一旦透露2021款新車上市的消息,老款車型究竟要降價多少才能讓消費者買賬,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抉擇。畢竟多達60項的改進功能造成新老款車型配置懸殊,而售價僅相差1萬元。并且,理想汽車目前只有理想ONE一款車型,無法像其他車企可以用其他產品銷量做緩沖,如處理不好可能造成大量消費者持幣待購,導致銷量跌至谷底,將會對業績帶來巨大波動,從而影響企業的資本融資大計。

  相關報道顯示,在2021款車型上市之際,5月26日理想汽車公布2021年一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虧損達3.6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則是約7710萬元(上圖),對投資者而言一季度財務表現或低于預期。受大勢影響,理想的股價已經從去年11月高點47.7美元,最低一路跌破5月11日的16美元,最近有所反彈。對于仍有計劃在香港交易市場進行融資的理想來說,此次2021款車型的上市對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一些媒體觀點認為,這或許才是最終促使理想寧愿背負罵名也要將庫存清理到底的主因。

  理想直營失信令老車主寒心 違背理想汽車品牌精神

  利弊權衡下受損的只能是消費者利益以及理想品牌的商譽,理想幻想消費者沒有反彈幾乎不可能,即便銷售人員成為了替罪羊,理想作為一個汽車品牌,這次給自己挖的坑也堪稱巨大。一位車主提供的其與理想汽車銷售人員的微信聊天記錄(上圖),內容就具有一定代表性。雖然在2021款新車上市后,面對車主疾風暴雨般的逼問,銷售人員依然表示自己很“無辜”,不過在字里行間中,也反映出兩條比較有價值的信息。首先,這位銷售人員提到,理想汽車作為上市公司,在某些事情上的確是需要保密的,但是,新品上市這樣的信息從來都是直接和消費者利益相關的,用需要保密來解釋無法服眾。其次,理想汽車不同于傳統車企,銷售渠道采用的是直營模式,這意味著銷售人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車企的聲音。

  從目前投訴車主反饋的情況來看,銷售人員對于2021款車型上市消息守口如瓶,的確給人一種控制程度比較嚴密的印象。或許真的像一些銷售人員所言,自己也被公司“保密”了。那么對于車主而言,憤怒的板子自然也就要打向企業了。

  在年初《理想汽車的品牌與組織》一文中,李想曾提出了“品牌=我們是誰”理論,表示在價值觀方面,理想會向蘋果學習,以用戶的長期價值為中心寧可犧牲短期的利益。這次2021款理想ONE上市事件以后,上述言論被一些車主翻出來,并被嘲諷。有人可能會說,2021款新車型這么多項配置升級,價格卻只增加了1萬元,這對于新車主來說也算是福音。對此,有老車主發表言論,表示“我的今天有可能就是你的明天”。雖然短短一句話,但其中對理想汽車品牌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盡管情理難容 律師表示維權還需證據

  理想汽車涉嫌隱瞞2021款新車上市信息的做法,重傷了部分消費者的心,一些車主不止于進行投訴和現場維權,而是準備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針對上述情形,車質網特意咨詢了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蔣蘇華律師,蔣律師表示,如真像消費者所言,理想汽車的這種做法確實存在問題,可以走法律途徑維權。但前提是,消費者還需收集對自己更為有力的證據。律師表示,目前車主保留的微信聊天記錄,如果是作為證據的話還不夠充分,原因在于銷售人員的言論無法代表企業,且真實性難以判定,還需以官方發布的消息或企業領導講話內容為準。

  新造車企業為何不斷重蹈覆轍

  理想ONE此次事件發生后,也有輿論認為,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在汽車產品的加速運用,汽車的特性和手機在趨近,消費者應該對此做好準備。但問題的實質并不在于汽車產品的特性如何演化,而在于消費者的知情權。恰恰在這一點上,國內的新造車企業,在不斷犯同樣的錯誤。比如,2019年小鵬汽車G3有過類似的事情,但是那一次顯然沒有這次動靜更大,畢竟,理想ONE的售價更貴,此次迭代后產品升級的情況也不可同日而語。

  在5月31日車質網出現集體投訴事件后,當日理想汽車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表示自6月1日開始,將為2020款車型陸續推送OTA 2.1升級版本,并向車主保證,在技術上部分功能與2021款一樣,并在后期能夠通過OTA的方式持續提升。對此,有部分車主表示不會再為智商稅買賬,并質疑“車輛很多硬件都不同,僅升級OTA能一樣得了嗎?”來自福建的車主高先生在投訴中指出,像2020款車型在毫米波雷達、800萬攝像頭、智能芯片以及輔助駕駛系統等核心技術上都無法升級,此外,想要升級座墊、車內后視鏡、電吸門和前中網等硬件,還需消費者付費,簡直是太坑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就此事件聯系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后得知,或出于安撫消費者情緒的考慮,相關負責人表示老款車主如二次購車(同品牌)的話會補貼1萬元。對此有車主表示,這一補償方式缺乏誠意,并直言30多萬元都花了,不缺那1萬塊錢。

  實際上這一補償方案與2019年小鵬G3上市后遭到一些老車主抱怨后,廠家給出的解決方案同樣驚人相似。而小鵬汽車此后做出的回應,實際上并沒有讓維權車主滿意,有車主表示:“還要繼續買你家的車?你在做夢吧。”由此可見,理想ONE此次重蹈覆轍,如后期解決方案不能令老車主滿意,很有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給理想汽車品牌造成難以挽回的負面口碑,并且這一修復過程會較為艱辛。

  總結:

  新造車勢力一直在探索各種創新模式,有很多做法值得傳統車企借鑒,但有時候為了生存和經營壓力,造車新勢力的某些品牌可能也會嘗試在一些灰色地帶游走,做一些不太合常理的事情。對于這種情況,一方面,外界要盡可能多給予一些理解,用戶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應對新生事物;另一方面,企業也應該不斷地學習成長,比如,在新老產品的配置規劃、價格策略上要考慮得更周全,最大程度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理想發展到今天,品牌之路并不容易,希望能夠對受到影響的消費者進行妥善安撫和善后,這是重新贏得信任的第一步。

發表我的評論

提交評論
0/500 字

網友評論

更多>> 專欄·評論
熱點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板桥市| 定安县| 池州市| 隆回县| 徐汇区| 巴林左旗| 日照市| 湖北省| 仙居县| 乳源| 潜江市| 梅河口市| 西宁市| 邓州市| 山东| 马尔康县| 普陀区| 龙泉市| 洪泽县| 壶关县| 大埔区| 泸州市| 钟祥市| 永嘉县| 敖汉旗| 勐海县| 新乡市| 榆树市| 三都| 那坡县| 宁波市| 万州区| 闽侯县| 麦盖提县| 崇州市| 贺兰县| 柘城县| 搜索| 通许县|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