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完車就降價1.7萬元!律師:涉嫌欺詐
快科技3月13日消息,2024年開年,比亞迪就帶頭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7.98萬元的秦Plus DMi直接“殺瘋了”。
隨后,上汽通用五菱、長安、哪吒、零跑、小鵬等車企紛紛加入,有十幾家車企陸續宣布降價,絕大多數以新能源純電和混動車型為主。
這本來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于剛剛買車的車主來說就是“背刺”了。
據報道,西安就有一位男子就遭遇了一場終極背刺,精心挑選了一款混動車型,官網報價13.28萬元,各種優惠下來,裸車報價10.72萬元。
當天下午5點多辦完分期,7點多把車開走,結果到家發現銷售在4點多就發布朋友圈稱新款上市,自己同款官方價降了1.7萬元。
該男子表示:“我是在下午5點簽的合同,其實他們3點就開了發布會調整價格,只是不告訴我。”
比亞迪打響價格戰
對于商家此類行為,專業法律人士表示,如果經銷商在未接到廠家通知的情況下將車輛賣出去,這種情況可以理解。
但如果其已經知曉新的價格政策,反而利用時間差繼續按原價銷售,那么明顯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消費者可以要求退還差價。
還有多位專業律師表示,商家此類行為涉嫌欺詐,消費者可以要求撤銷車輛買賣合同。
對于這種情況,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大額商品時,要對商品的歷史價格有所了解,避免受到商家“忽高忽低”修改價格的誤導,同時還要關注廠商動態,因為一般新車型推出時老款都會有相應折扣,并且要協商好保價政策,不能單單靠銷售人員的口頭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