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未換代 陸地巡洋艦憑什么還是四驅之王
說起Land Cruiser或許有些不了解的人會以為是不是路虎旗下的車型,但如果說出它的中文名陸地巡洋艦或者蘭德酷路澤,相信無論是否是越野愛好者,都會豎起大拇指。的確,在越野車領域,豐田蘭德酷路澤的成就是非常響亮的,而它也被大家冠之以“四驅之王”的稱謂。在長達68年的車型發展史上,LC(Land Cruiser的簡稱)也憑借著硬派、強悍、可靠、高端這些特質吸引了眾多粉絲。
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LC歷經多代演變,在全世界約140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全球累計銷量超過520萬輛。雖然LC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眾多的粉絲,但真正能夠歷數LC車型史的卻寥寥無幾,而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下LC的車型發展史。
1951-1955年 BJ系列
Willys MC / M38
要談LC的歷史,那么就不得不從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開始說起了。當時由于美國在韓國的軍事行動中需要軍用皮卡,如果從美國本土運送皮卡到朝鮮半島需要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運輸成本太高,再加上距離朝鮮半島最近的日本當時還處于被美國占領時期,因此美國將需求給到了當時的日本,啟動了日本本土的軍工制造業。1951年,豐田研發了一款軍用皮卡,被稱為“BJ”,這款車當時被掛靠在豐田旗下的Jeep(并非如今的Jeep)品牌下面。豐田Jeep BJ搭載的是豐田當時的3386cc水冷直列6缸B型汽油發動機和在SB型卡車上采用經過改良的J型底盤而來的。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豐田Jeep BJ與Willys太過于相像,導致這款車被后者給盯上了——因為當時“Jeep”已經被Willys注冊了商標名稱,他們認為豐田的Jeep BJ侵犯了他們公司的版權。因此,后來豐田為了避免被起訴,將Jeep BJ改名為Land Cruiser(然而名稱依然有著路虎的影子)——這就是陸巡英文名的歷史由來。
1955-1960年 LC20系列
其實LC20系列應該算是豐田陸地巡洋艦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代車型。相比BJ系列車型,LC20車型在舒適性以及操控性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并且在懸掛方面也做出了較大的改進和調整。
搭載了3.9L水冷直列6缸F型汽油發動機的LC20系列,還改良了化油器,使這臺汽油發動機擁有更好的動力表現。除此之外,LC20系列還在舒適性以及操控性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LC20系列懸掛的鋼板從BJ的9片減少為4片,并且加長了鋼板的長度;另外,懸掛的樞軸和掛鉤部分增加了橡膠襯套,減少振動對車廂內的影響。美國豐田汽車銷售公司于1957年10月31日成立,自1958年起開始向美國銷售豐田旗下車型。豐田在美國開始銷售的第一年,共售出288輛汽車,其中包括287輛皇冠和1輛陸地巡洋艦。
1960-1984年 LC40 /55系列
豐田LC20系列在美國的銷量雖然一般,但它的繼任者LC40系列卻完全打開了美國的銷量,而原因就在于LC40系列擁有革命性的造型設計和產品力。在美國銷售的陸巡并沒有采用LC40這個名稱,而是改名為FJ40(F代表發動機型號,J代表jeep吉普車。后來豐田將汽油款定名做 FJ系列,柴油款定名做BJ系列。也就是說FJ-40是裝備汽油發動機的LC40,BJ-40是裝備柴油機的LC40),而隨后的幾代產品都遵循了這個命名規則。
LC40系列是豐田整個陸地巡洋艦系列中生產時間最長的一款車,在LC40系列的歷史中,經歷了幾次升級和改良,包括在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分別推出4擋和5擋變速箱,并采用前輪盤式制動,而在1975年發動機升級為4.2L六缸2F型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也一直被用到LC40系列停產為止。
豐田在1967年推出了LC55系列。相比LC40系列,新出的LC55系列的優點就在于乘坐更加舒適。更重要的是,LC55系列變為了四門五座,而且還加長了“屁股”,使得空間實用性更高。也是從LC55系列開始,陸地巡洋艦開始延續了家族式的整體造型。
1980-1989年 LC60系列
豐田在1980年推出了LC55系列的繼任者LC60系列,除了廂式造型外,LC60系列相比LC55系列在乘坐方面更為舒適,也正是從LC60系列開始,陸地巡洋艦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所了解。LC60系列采用了方形大燈組替換了LC55系列上的圓形燈組,同時還加入了現代化的機械儀表盤。此外,LC55系列上的那臺4.2L六缸2F型發動機也被替換為4.0L六缸3F型發動機。雖然發動機排量變小了,但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卻提升了。同時,LC60系列也首次裝備了中央差速鎖,使得它在提升乘坐舒適性的同時,還擁有更為出色的越野性能。
1984—1989年 LC70系列
很多人以為LC70系列是LC60系列的繼任者,但其實不然,它其實是LC40系列的繼任者。因為當時LC55系列投放市場后,LC40系列仍然在銷售,直到LC70系列的誕生。也就是說,LC70系列延續的是LC40系列的越野性能,而非LC55系列和LC60系列更加注重舒適性的定位。LC70系列的陸地巡洋艦延續了LC40系列的整體造型設計。LC70系列懸掛設計分為前后固定軸+鋼板彈簧,前后固定軸+螺旋彈簧兩種。在LC70的基礎上,衍生了LC75、LC78和LC79幾個長軸車型,懸掛設計為前后固定軸+前螺旋彈簧+后鋼板彈簧,同樣注重越野性能。
整個LC70系列擁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包括雙門版和四門版,而后者在1990年經歷了一次徹底翻新后變為了第一代Prado(普拉多)。可以說,豐田普拉多其實就是從陸地巡洋艦中分離出來的一款全新車型,我們也能從普拉多車身標識“Land Cruiser Proda”中略窺一二。從LC70系列開始,后續的LC90系列、LC120系列和LC150系列其實都是普拉多(不過本文不準備展開普拉多的車型發展史,不然坑太大了,填不完)。
1989-1998年 LC80系列/Lexus LX450
如果說此前陸地巡洋艦的幾個系列依然保留了早期硬漢風格的話,那么從LC80系列開始,陸地巡洋艦逐漸加入了更加現代化的設計,與此前的LC系列形成了鮮明對比。除此之外,LC80系列也使陸地巡洋艦逐漸走上了豪華越野車的道路,而LC80系列也成為了豐田旗下最成功的幾款車型之一。LC80系列比相比它的前生更長也更寬,搭載的那臺4.0L六缸發動機能夠提供155馬力,而四驅系統則使用了帶中央差速鎖的全時四驅。而1993年推出的LC80系列使用了一臺4.5L六缸1FZ-FE型發動機,能夠產生212馬力,同時還提供可選裝的前鎖和后鎖。
不得不說,配備前中后三把鎖的LC80系列在越野性能方面是陸地巡洋艦系列的巔峰之作,也是眾多LC粉絲夢寐以求的“神車”。在豐田的豪華品牌Lexus上,LC80系列的型號為LX450,這款車是LC80系列的巔峰之作。
1998—2007年 LC100系列/Lexus LX470
1998年,豐田推出了LC100系列,來替換LC80系列。在LC80系列的造型設計獲得成功之后,豐田便理所當然的把這種設計風格延續到了LC100系列上。不過,LC100系列與LC80系列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LC100搭載了一臺230馬力的4.7L V8發動機替換了之前的212馬力的六缸發動機,而車身結構的剛性也增強了50%。在2003款中,發動機又提升了5馬力;而2006款,LC100系列的發動機再次提升到275馬力。當然,并非所有的改變都是好的,LC100系列首次采用了雙叉臂式獨立前懸,這也使得很多越野愛好者為此感到心痛。不過,豐田也針對LC100系列增加了TEMS電子控制懸掛軟硬系統和AHC 有效高度控制懸掛系統,這也算是對改變前懸形式后的一種補償吧。
Lexus也同樣有著LC100系列的Lexus版,那就是LX470。作為豐田的豪華品牌,Lexus當然不會吧LC100系列照搬過來,而是對其造型設計和內飾進行了重新設計,此外Lexus LX470還配備了懸掛高度可調和自適應減震器。
2007年-現在 LC200系列/Lexus LX570
當海外的豐田陸地巡洋艦推出LC200系列時,國內的一汽豐田也將其國產了,不過官方中文名卻用了“蘭德酷路澤”這個備受爭議的名字。當然,無論如何,陸地巡洋艦依然是國內LC粉絲們對Land Cruiser的愛稱,而不受官方中文名絲毫影響。2008款的LC200系列搭載了的是一臺381馬力的5.7L V8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而2016款使用了升級后的外觀造型和全新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越野性能方面,LC200系列依然沿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采用雙叉臂+螺旋彈簧的懸掛結構,進一步提高了乘坐舒適性。在新技術應用方面,LC200帶有“攀爬控制”系統,它能夠讓駕駛員更加方便的駕駛車輛在諸如雪地、沙地中平穩行駛。此外,后橋裝有LSD(限滑差速器),即扭矩感應自鎖式差速器。LC200VX-R車型還增加了動力調節懸架系統(KDSS可調穩定桿系統),前后穩定桿由一套液壓系統相連,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側翻的幾率,提高車輛行駛的穩定性。
與之相對應的是,雷克薩斯的LC200系列名為LX570,名字的由來與那臺383馬力的5.7L V8發動機有著直接關聯。雷克薩斯題LX570同樣采用了全新的造型和內飾設計,也加入了許多奢華的元素。2013款LX570對前臉進氣格柵進行了升級,同時2016款更是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更新。寫在最后從1950年立項開始,到2018年的LC200系列,豐田陸地巡洋艦已經走過了68個年頭,在這半個多世紀中,陸地巡洋艦已然從在美年銷1臺,成長為如今世界最強悍的越野SUV車型。不過從2007年至今,這一代陸地巡洋艦已經11年沒有換代了,豐田什么時候能夠將這款車提上換代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