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盤調校成熟 試駕上汽榮威i6 MAX EV
相較于外觀其實我更喜歡這臺i6 MAX EV的內飾,作為一臺十五萬的緊湊級純電轎車,車內的整體質感我還是很滿意的。內飾采用了對稱式設計,并且使用了大面積的皮質包裹,配合的縫線都是熒光綠的,細節把控也不錯。
中控區域配備了一塊豎置的14.3英寸屏幕,尺寸不錯,內置的依舊是斑馬系統。這套系統經過這么多年的打磨已經逐漸成熟起來了,無論是UI設計還是語音識別做的都不錯。
這臺車還支持360°全景影像功能,并且支持拖拽車輛3D模型來進行周圍環境觀察,這其實還挺考驗車機芯片處理能力的。
空間方面的表現,還算夠用,前后排座椅的支持性都不錯,也足夠柔軟。但我作為一個身高182cm的駕駛者,我會覺得前排的坐姿過高了,時刻給人一種抱著方向盤在開車的感覺。
后排同樣有這個問題,我第一次上后排的時候甚至磕了一下腦袋。但好在這臺車有著一個巨大的后風擋玻璃直接延伸到了后排車輛B柱后面,配合前排天幕,能讓車內的通透感和頭部空間得到極大提升。
接下來咱們聊聊這輛開起來怎么樣,動態表現真是給了我不小的驚喜。先來看看參數,這臺i6 MAX EV搭載了一臺135kW(184馬力),280N·m的前輪電機,這個參數并不驚人,在當下這個時代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開起來以后油門剎車的調教很成熟,加速剎車都足夠線性,剎車力度和動能回收力度也是同步增加的,所以松開油門并不會有太強的拖拽感,這點很好。動力反饋是很輕盈的,法定限速內都能獲得不錯的動力輸出。
給我驚喜最大是底盤調教,這臺車只是用了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設計,但整個濾震的表現很高級,沒有什么多余的彈跳,對細碎的顛簸過濾的也很好。這不得不說,榮威這么多年確實積累下了不少底盤調校經驗。
另外底盤的隔音也很不錯,胎噪被控制的很好。但跟底盤整體的濾震和隔音相比,車門和車窗的隔音就有那么一些拖后腿了,就很符合這個價位車型該有的定位了。
續航方面,這次試駕時間很緊就沒有做光電續航測試,我正常偏激進駕駛大概15kWh每百公里,這EV 600版本有著69.9kWh的電池,所以滿電跑460公里以上肯定問題不大。
全文總結
總的來說,這臺車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整體調校很成熟,開著很舒服,但坐姿重心偏高是個問題。外觀設計也拿得出手,內飾用料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售價也是這個級別主流的狀態,如果您喜歡我建議您去親自試駕一下,底盤的高級感真的不太好用文字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