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或因關閉德國工廠面臨罷工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最大工會IG Metall承諾,將不遺余力地探索各種方案,包括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以應對大眾集團欲關閉工廠并廢除就業保障協議的計劃。
IG Metall與大眾集團的談判預計將于10月中下旬開始,而工人罷工可能會從11月底開始。IG Metall的首席談判代表Thorsten Gr?ger表示,工會正敦促大眾集團將談判時間提前,以免讓工人長期處在恐懼擔憂的狀態。
Thorsten Gr?ger補充道,如果大眾集團不進行建設性談判,超過50萬名工人可能會參與罷工。不過,IG Metall表示,在11月底之前不會發生罷工,并且仍然希望找到協商方案。
雖然IG Metall堅持汽車行業加薪7%的要求,但當被問及工會是否會考慮將每周四天工作制作為替代方案時,IG Metall德國主席Christiane Benner表示,這是“可行的”,且工會將不遺余力地探索各種方案。
不過,Christiane Benner補充道,在尚不清楚大眾集團解決方案的情況下,工會無法列出提議細節。“我們需要前瞻性的想法來發現潛在的機會。大眾集團以前也經歷過困難時期并成功度過。”
針對上述關于每周四天工作制的報道,大眾集團拒絕置評。
圖片來源:大眾集團
德國下薩克森州是大眾集團第二大股東,在該公司監事會的20個席位中占據了兩席。
下薩克森州州長Stephan Weil在接受德國廣播公司NDR采訪時表示,目前,下薩克森州擁有5家受就業保障保護的工廠(德國一共6家)。Stephan Weil表示,大眾集團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公平地分擔危機。
IG Metall下薩克森州的負責人Thorsten Groeger表示,在之前的危機中,大眾集團與工會達成的協議是專為幫助該公司渡過難關而制定的,不應在這次危機中被拋棄。
1993年,作為另一項削減成本的舉措的一部分,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Peter Hartz與工會和勞資委員會之間達成了一項協議,計劃從1994年起引入每周工作28.8小時的四天工作制,將工作時間減少20%,且工資降幅較小。
這一為期兩年的協議被廣泛視為一種創新模式,旨在挽救大眾集團在德國6家工廠中的3萬個工作崗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該協議一直得到沿用,直到2006年被大眾集團管理層棄用,認為這一模式會削減其競爭力。
目前,大眾集團面臨著諸多棘手的挑戰,包括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需求的放緩、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以及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所說的“集團治理結構復雜”,而這種結構性問題在危機時期會減緩大眾集團決策過程。
去年,大眾汽車生產了約900萬輛汽車,而其總產能為1,400萬輛。與去年同期的3.8%相比,大眾汽車品牌今年上半年的利潤率降至2.3%。隨著物流、能源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提高大眾汽車品牌的回報率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