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質量表現研究
近日,車質網、凱睿賽馳咨詢聯合發布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質量表現研究》發現,新能源車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的市場質量表現數值較去年下降19%,問題數下降26%,但用戶對續航問題的抱怨度不降反升(市場質量表現=問題數X抱怨度;數據為負向數值,數值越低,質量越好)。
凱睿賽馳咨詢自2019年起連續發布年度中國汽車產品質量表現研究報告(AQR),2021年將新能源作為獨立板塊,2022年聚焦三電系統質量表現研究。依據海量用戶投訴數據和多維質量表現研究體系模型,深度挖掘用戶對三電系統質量問題的感知和態度,借助用戶體驗感知解讀三電系統質量表現,研究共選取46款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含增程)車型,覆蓋25個動力總成系統供應商,18個電池系統供應商。
研究顯示,三電系統的4個關鍵質量維度中,電機、充電、能量回收的質量表現均在提升,僅續航表現不及去年,問題集中在續航不準和剩余里程突降。
自主品牌車型三電系統整體表現略優于海外品牌,優勢集中在充電、電機、能量回收,海外品牌易出現電機故障和聲音刺耳、無法充電、充電自動斷開等問題;續航則是海外品牌表現更好,自主品牌易發里程突降和續航不準的問題。
插電混動車型三電系統整體質量表現好于純電動車型,問題數更少。發生問題的時間上,純電動車型問題發生在購車12個月以上的占比最高,插電混動車型問題發生在6-12個月內的占比最高。
研究重點分析了三個集中問題,電機故障燈常亮、剩余電量/剩余續航里程顯示不準、因車輛原因無法充電。分析顯示,電機故障燈常亮首次易發生在購車1個月內或行駛3000公里范圍;有超一半用戶反映,續航里程顯示不準的問題發生在車輛正常時,且在新車購入時問題就存在。另外,隨著電量的降低,該問題出現更加頻繁,同時還有24%的車主反饋滿電一直就有該問題出現。因車輛原因無法充電問題首次發生多在購車1個月內或行駛10000公里階段。
在純電動車的續航表現上,用戶對純電動車續航的綜合滿意度為6.53,夏季續航里程平均完成度為75.24%,總計有8個品牌的夏季續航里程完成度高于行業均值,其中自主頭部品牌夏季續航完成度相對較好。冬季續航里程平均完成度為57.75%,較夏季下降17%,總計有11個品牌的冬季續航里程完成度高于行業均值,其中海外頭部品牌表現較好。
研究還顯示,純電動車車主期望的續航里程與整車尺寸成正比,沒有出現“小尺寸期望長續航”的情況。由于插電混動缺少小尺寸車型,目前車主期望的續航與整車尺寸關系不明顯,各類插電混動車主同樣需求較長的純電續駛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