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熊貓轉向系統存安全隱患 廠家應召回
轉向系統是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堪稱駕駛操控車輛最為重要的部件,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將給駕乘者帶來巨大安全隱患。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國內領先的缺陷產品信息收集平臺,中國汽車質量網收到多宗反映吉利全球鷹熊貓轉向系統故障的投訴,廠家雖然對投訴信息涉及的車輛問題予以解決,但卻對批量產品的隱患視而不見,有些經銷商甚至要求車主自費消除缺陷。這樣的做法引起很多車主的不滿,并強烈要求廠家予以召回處理。
2009款熊貓電子轉向助力EPS驚現批次性質量缺陷
目前,中國汽車質量網共接到吉利全球鷹熊貓投訴共計54宗,轉向系統相關投訴達到15宗,其中14宗涉及2009款車型。資料顯示,2009款吉利全球鷹熊貓的轉向系統采用的是電子轉向助力EPS,而故障問題恰恰出在這套系統中。車主反映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會出現失去轉向助力、方向盤會自動向一側偏轉等嚴重影響駕駛安全的故障。
如此嚴重的安全隱患理應很早就引起廠家的重視并迅速出臺解決辦法,但事與愿違,在投訴中多位車主痛斥廠家不作為。有車主表示,為解決問題更換過2次電子管柱、3次助力控制模塊,重置助力程序以及檢查控制線路等更是家常便飯,但至今都無法解決轉向助力問題。正所謂“久病成醫”,大量熊貓車主花費了4-5年的時間被迫鉆研電子轉向助力EPS系統,最終將質疑落在電子轉向助力控制模塊或轉向電機可能存在批次性質量缺陷上。
部分車主曾懷疑問題可能出在助力控制模塊上。然而從中國汽車質量網接到的投訴反饋來看,有多位車主曾更換過助力控制模塊,但問題依舊。最終,一位網名叫“窮貓奔馳”的網友在某論壇上發布了其拆解轉向電機的全過程,最終發現臺州陽光機車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直流電機,在使用中產生的大量電刷碳粉會使線圈電極間串電,從而可能導致轉向失靈等問題。現有信息表明,這一推論較為靠譜。
更換機械液壓助力機構是最有效辦法
目前,中國汽車質量網投訴吉利全球鷹熊貓轉向系統問題的車主中,已有4位遇到的問題得到解決并提出了撤銷投訴的請求。據了解,這4位車主均要求將電子轉向助力EPS更換為機械液壓轉向助力機構,才最終將轉向故障解決。實際上,吉利全球鷹早已知曉電子轉向助力機構存在質量缺陷,2010款熊貓改為機械液壓轉向助力機構就是一個證據。讓很多車主耿耿于懷的是,廠家在2013年底才通告各4S店,對有轉向故障的車輛開展免費更換機械液壓助力機構的活動,但卻并未告知所有車主。換句話說,吉利消除產品缺陷并沒有采取國家要求的召回方式,而是采取了不少廠家流行的“暗召”方式——以不公開的售后服務活動來代替公開的召回。
這種所謂暗召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因為不公開和透明而導致很多車主不知曉隱患存在,部分被蒙在鼓里的車主甚至還因此被一些不良經銷商忽悠和“敲詐”。一位來自安徽的朱姓車主就在投訴中表示,當地4S店工作人員并未告知活動詳情,而是以廠家已不生產電子轉向助力相關配件為借口,聲稱如果想更換全套機械液壓轉向助力機構,就要車主自費5000多元。
今年是中國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10周年,令人失望的是,很多企業對于召回的必要性理解不夠。吉利全球鷹在2009款熊貓上的應對顯然嚴重背離相關政策。依據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廠家在得知產品缺陷后,對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及廣大民眾隱瞞缺陷情況,未按照規定提交有關召回報告的做法,將面臨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或缺陷汽車產品貨值金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者將由許可機關吊銷有關許可。
自主品牌在召回方面一向難有作為,召回成本以及擔心傷害品牌等主客觀因素是主要障礙。但不論什么樣的理由,都無法與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相提并論。作為一款A00級的小車,吉利或許不認為熊貓能給企業帶來多大利潤,額外增加召回成本有點得不償失,但是,今天購買熊貓的車主,以后當然可能會選擇吉利其他的產品,在涉及安全問題上的處置方法不當,傷害的不僅是現有車主的安全,還有他們對吉利的情感。